詞條
詞條說明
隨著社會不斷的發(fā)展與現(xiàn)代文明、高科技不斷的進步。為了推進現(xiàn)代化佛教建設與管理,積極服務社會,大力推進佛教慈善事業(yè)。寺廟作為都市寺院,根據長期管理寺院的實際經驗,方便信眾廣種福田,于六月初成功地推出在佛教界具有創(chuàng)新與突破意義的“電子功德箱”。 通過電子功德箱掃碼所捐獻的款項,直接進入到寺廟的對公賬中,減免了大量的清點鈔票的工作量,同時方便在初一、十五、重大法會前來寺廟客堂登記隨喜功德的信眾們,可分
一、寺廟統(tǒng)計數據 來自中國佛教協(xié)會的數據:大陸佛教界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13000余座,僧尼近18**,其中漢傳佛教寺院8400余座,僧尼50000余人;藏傳佛教寺院3000余座,僧尼120000余人;南傳佛教寺院1600余座,僧人8000余人。全國現(xiàn)有各種不同層次的佛學院34座,佛教刊物近50種,各省市分別都設有不同類型的慈善機構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中國的佛教信徒已經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。 道教
自從1992年新加坡提出“智慧島計劃”,特別是2008年IBM明確提出“智慧地球”理念以后,以城市為主體形態(tài)的智慧城市建設在**迅速展開。但在**范圍內,建設智慧寺院公眾平臺還是一個剛剛開啟的新議題和新領域。 關于智慧城市的定義,從“文化+科技”的角度,我們曾給過一個簡要解釋,即“科技是智”“文化是慧”,智慧城市是以文化需求為基本導向和戰(zhàn)略目標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化工程。近年來,一些城市開始重視“文
智慧寺院和智慧城市的區(qū)別,不在信息化基礎設施、產業(yè)技術與產品等硬件和工具,而只能以佛教特有的“思想”“**”和“智慧”等“文化內容”來彰顯。 眾所周知,佛教哲學是較講“智慧”的高深學問,也對“智慧”有*特的定義和闡釋。與英語的“smart”等不同,在佛學經典《大乘義章》卷九中,有一個關于“智慧”的經典定義:“照見名智,解了稱慧,此二各別。知世諦者,名之為智,照**義者,說以為慧,通則義齊?!卑凑?/p>
聯(lián)系人: 潘先生
電 話: 010-85707880
手 機: 13718931505
微 信: 13718931505
地 址: 北京朝陽常營五里橋二街2號院10號樓0124
郵 編: 100024
網 址: htzc00.b2b168.com
聯(lián)系人: 潘先生
手 機: 13718931505
電 話: 010-85707880
地 址: 北京朝陽常營五里橋二街2號院10號樓0124
郵 編: 100024
網 址: htzc00.b2b16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