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條
詞條說明
Kovar 40年代,鐵基高溫合金也了發(fā)展,50年代出現(xiàn)A-286和Incoloy901等牌號,但因高溫性較差,從60年代以來發(fā)展較慢。蘇聯(lián)于1950年前后開始生產“ЭИ”牌號的鎳基高溫合金,后來生產“ЭП”系列變形高溫合金和ЖС系列鑄造高溫合金。70年代美國還采用新的生產工藝制造出定向結晶葉片和粉末冶金渦,研制出單晶葉片等高溫合金部件,以適應發(fā)動機渦輪進口溫度不斷的需要。一般說明Kovar可伐合
Alloy46 鎳基形狀記憶合金含鈦50(at)%的鎳合金。其回復溫度是70,形狀記憶效果好。少量改變鎳鈦成分比例,可使回復溫度在30~100范圍內變化。多用于制造航天器上使用的自動張開結構件、宇航工業(yè)用的自激勵緊固件、生物醫(yī)學上使用的人造心臟馬達等。Alloy46高溫合金Alloy46(UNS K94600、NiLo46)控制膨脹合金、鎳組成的46%,平衡鐵,用于各種電子應用,特別是對玻璃和陶瓷
EBrite26-1 鎳合金代表作品個具有商業(yè)重要性的鎳合金是合金400,它是由國際鎳公司(后來叫Inco合金公司)于1905年開發(fā)出來并推向市場,商標為蒙乃爾(MONEL)。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1930年左右問世的鎳-鉬合金B(yǎng)和鎳-鉻-鉬-鎢合金C。它們的發(fā)明者是Haynes Stellite公司(現(xiàn)在叫Haynes國際公司),其中的兩個注冊商標為HASTELLOY。鎳基合金發(fā)展的下一個重要階段
1.4044 鎳對組織的影響:鎳是強烈穩(wěn)定奧氏體且擴大奧氏體相區(qū)的元素,為了獲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,當鋼中含有0.1%碳和18%鉻時所需的zui低鎳含量約為8%,這便是zuizhu名18-8鉻鎳奧氏體不銹鋼的基本分,奧氏體不銹鋼中,隨著鎳含量的增加,殘余的鐵素體可完全,并顯著降低σ相形成的傾向;同時馬氏體轉烴溫度降低,甚至可不出現(xiàn)λ→M相變,但是鎳含量的增加會降低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,從而使碳